为贯彻河南省教育厅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整改要求,落实学校“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6月11日,学校召开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专题工作会。副校长邓淼磊出席会议并讲话,理工类学院与科研学术机构实验室安全分管领导、理工类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及实验室管理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刘国锋主持。

会议现场
刘国锋从检查概况、数据分析、整改建议三个维度,对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做了介绍,分享了兄弟院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优秀案例,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思路。分析了随着我校学科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活动日益活跃、科研实验室数量增多、危险源也呈现激增态势,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成为校园安全的关键。为此实验室管理处将突出重点、强化管理,一是构建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系统,以物理手段落实安全准入制度,统一规范实验室安全信息标识;二是聚焦科研实验平台安全管理,明确导师及团队负责人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安全责任传导至科研团队末梢;三是健全安全责任追究机制,针对管制类化学试剂管理风险,加强信息化管理,严格规范流程,堵塞管理漏洞,提升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水平。
王磊通报了省教育厅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专家组对我校实验室的安全检查情况以及整改要求,并就全校范围内的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排查重点、整改时间节点要求。
邓淼磊总结讲话。检查组反馈的问题直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是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的宝贵财富。各单位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落实整改要求,切实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并强调: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将师生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度责任感守住安全底线。二是压实责任链条,严格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制定详实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到位。三是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准入制度,导师要切实履行职责,向学生传授安全理念与操作技能,从思想根源上增强安全意识。四是健全长效机制,构建“常态化排查、精准化治理”体系,推动隐患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对检查组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通过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早发现、早整改,保障实验室安全稳定。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思路。学校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与校园安全稳定。